以巴衝突版《追風箏的孩子》

獲選誠品六月選書,最感動人心的《永遠的杏仁樹》

從巴勒斯坦人民的視角出發,寫盡無辜百姓與孩童在戰火下受到的無盡壓迫,

娓娓道出一個戰爭與和平、種族與仇恨、包容與希望、親情與愛情的動人故事……

 

「《永遠的杏仁樹》可以對巴勒斯坦人做出的貢獻,也許可比《追風箏的孩子》之於阿富汗人。」――《每日星報》(黎巴嫩)

 

在以色列,杏仁樹是春天最早開花的一種樹,在希伯來文裡有「守望」的意思。

 

「外頭,我聽到有人近距離開了三槍。我的心抽搐起來。

我望向媽媽。她坐倒在地,手臂環抱膝頭,前後搖晃。

我用念力希望自己能代替爸爸死去;

我以十二歲男孩所知有限的單純心思,堅信自己再也沒有快樂起來的一天。」

男孩阿赫瑪出生在巴勒斯坦的鄉村,七歲那年,他眼睜睜看著還在學步的妹妹誤踩以色列軍隊的地雷,被炸成碎片。不久後,他們美麗的房子被強制徵收,一家八口只能住進一間簡陋的小屋,屋後盛放的杏仁樹是他們唯一的心靈依靠。

父親諄諄告誡他和弟弟阿巴斯不可被憎恨蒙蔽雙眼,但兄弟倆看著以色列軍隊不斷做出暴行,仇恨因而在兩個孩子幼小的心中滋長。一次陰錯陽差的機會下,阿赫瑪幫助巴勒斯坦叛軍將武器藏匿在杏仁樹下;隔天,就在他十二歲生日慶生會上,以色列軍闖入家中,找到武器,帶走了阿赫瑪的父親,讓阿赫瑪既自責又後悔。

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,阿赫瑪和弟弟不得不到以色列人的工地打工,因而被迫輟學。但阿赫瑪僅記父親的教訓,下工後仍努力苦讀他最擅長的數學,甚至靠全國數學大賽得到就讀耶路撒冷大學的機會。阿赫瑪的人生看似開啟了一道希望之門,但在門後等待他的事物,將會把他的命運轉往他始料未及的方向。

而與他最親的弟弟阿巴斯,卻走上與阿赫瑪完全相反的復仇之路,就此分道揚鑣……

兄弟倆的生命道路最後究竟會在何處交會?外面世界和手足間的衝突越演越烈,面臨愛情與親情、仇恨與和解的矛盾,在戰火下成長的孩子們,究竟會如何選擇生命的方向?

全臺灣名人、教師,真心推薦──

名人推薦──(依姓氏筆畫排序)

伊格言|小說家

李偉文|作家

凌性傑|作家

張翠容|香港國際事務記者

張鐵志|作家

褚士瑩|國際NGO工作者,作家

蔡康永|主持人、作家

鍾文音|作家

 

全臺灣國高中職教師感動推薦──(依姓氏筆畫排序)

吳旻怡|國立楊梅高中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吳慧貞|臺北市萬芳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李巧薇|宜蘭高中國文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李佩蓉|景美女中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李秉儒|雲林縣北港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李榮哲|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官廷森|新北市立板橋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林心欣|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林秀麗|新北市私立醒吾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林明進|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林素梅|屏東女中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林慧玲|屏東縣立大同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洪小媚|惇敘工商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徐文濤|臺中市明道高級中學高中部主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徐秋玲|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翁瓊雅|國立屏東女中國文科老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張銓傑|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許尤娜|雲林縣虎尾高中德文/國文老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許奎文|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陳文進|國立屏東女中 圖書館主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陳恬伶|新北市立江翠國中教師、新北市國教輔導團資深團員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彭志宏|國立屏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黃琬瑜|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楊淳淳|國立新豐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楊惠椀|台南二中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楊曉菁|國立政大附中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廖悅琳|台中二中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蔡老師|國立基隆女中英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蔡佩真|國立屏東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蔡淑卿|國立鹿港高中退休國文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盧冠燕|壽山高中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鮑順聰|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專任輔導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薛韶葳|新竹市立成德高中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謝玉娟|國立北港高中圖書館主任兼國文科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謝湘麗|士林高商教師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簡怡玟|桃園振聲高中英文老師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鐘淑卿|衛理女中教師

 

作者簡介

蜜雪兒‧柯拉桑堤 Michelle Cohen Corasanti

柯拉桑堤是猶太裔美國人,她從小生長在「猶太復國主義家庭,充滿了以色列傳統與抵制德國製汽車的信念」。這個故事在她心裡已醞釀了二十年之久。在柯拉桑堤還是高中生時,她被父母送去以色列和一位拉比的女兒度過夏天。她那時對中東地區一無所知,還以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指同一個地方。七年後,她回到美國,而她所知道的事比她想要的多太多了,這段經歷也從此成為未來數十年深埋在她心中的夢魘。

柯拉桑堤後來於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拿到中東研究的學士學位,更在哈佛大學完成中東研究的碩士學位。接著,她繼續申請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,也註冊了法學院的課程。

柯拉桑堤在認識了丈夫之後,告訴他自己在以色列的遭遇,而丈夫則鼓勵她將那段經歷寫出來。幾經掙扎之後,經過了這辛苦的二十年,柯拉桑堤終於勇敢地將黑暗的過去轉化為故事,呈現在世人眼前,也成功地從文學作品這個面向,讓世界更瞭解以巴衝突的真實面貌。